注意:因为江开学习平台题目顺序是随机的(题目一样,顺序随机),选择题选项顺序也是随机,大家务必注意答案对应的选项。
1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中国式现代化,是( )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3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从现在起,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 )全方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中国坚持精准扶贫、精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顶级规模的脱贫攻坚战,全国(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1超大规模的人口虽然带来一系列巨大的难题和挑战,但也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关键是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口红利,并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转变为人才红利。
6强调:“我们一定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水平发展这一第一个任务,把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8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9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正确方向。
10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和“国强必霸”的逻辑,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11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首次出现在年度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之中。
1中国式现代化坚持(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出发谋划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中国始终践行( ) 的全球治理观,以务实行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1强调:“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落实(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
22023年10月17日,中国与塞尔维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签署的第22个自贸协定。
3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5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丝路海运”航线个港口,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
6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首次提出发展数字化的经济的倡议,得到各国领导人和企业家的普遍认同。
7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郑重宣布“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8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
1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2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边疆民族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3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4( )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主要有汉、回、藏、蒙古、东乡、土、撒拉、保安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10%左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72022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8在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9指出,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 )、文化观、宗教观。
11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2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变成全球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13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1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 )。
2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4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5请选出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社会上、学术界特别是网络上出现的一些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
6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 ),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22023 年 11 月 15 日,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习强调,我们要为人民之间的交往搭建更多桥梁、铺设更多道路,而不是设置各种障碍、制造“寒蝉效益”。
6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推动安理会通过第 2712 号决议,要求延长人道主义暂停和人道主义走廊的期限,保护平民,开展人道主义援助等。
72023年3月10日,沙特和伊朗在中国的斡旋之下,同意重新建立外交关系。4月6日,两国外长在北京会晤并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9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上,非洲联盟(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的正式成员。
10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加速演进,全球变局复杂程度大大的增加了,大量既有问题在继续发酵,世界进入()。
211月15日,国家主席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指出( )()()。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32023年11月,在美国旧金山同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以及()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4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既()、(),也()、()。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担当,也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
6中国历来格外的重视全球发展和治理问题。近年来,中国先后提出( )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
7旧金山会晤上,主席高屋建瓴地指出,中美要共同树立正确的认知,要( )。
8当前,( )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
9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重要大国,中俄关系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对世界格局和人类前途命运至关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中俄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持续扩大,国际协作密切有效,世代友好深入人心
102024年1月1日,( )、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扩员后的“大金砖”开启了“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