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争鸣 8 2020 年 8 月 01 池塘养殖的尾水处理方法 孙利君1 张春霞 2 张华臣 3 1.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 2.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焦作 454400 3.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 摘要:池塘养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随之出现了众多问题,尾水处理方式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分析了池塘养殖中尾水处理的现状、危害和意义,介绍了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的方法和步骤,采用物理和生物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使得池塘养殖产业成为良性循环的养殖ECO。 关键词:池塘;养殖;尾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X714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在淡水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
学术争鸣 8 2020 年 8 月 01 池塘养殖的尾水处理方法 孙利君1 张春霞 2 张华臣 3 1.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 2.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焦作 454400 3.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 摘要:池塘养殖产业逐渐发展壮大,随之出现了众多问题,尾水处理方式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分析了池塘养殖中尾水处理的现状、危害和意义,介绍了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的方法和步骤,采用物理和生物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使得池塘养殖产业成为良性循环的养殖ECO。 关键词:池塘;养殖;尾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X714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在淡水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养殖池塘存在着严重的放养过剩、过度投饵等问题,导致了水产养殖池塘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病害频繁发生。池塘养殖中水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发展淡水养殖的主要制约因素。不少专家学者针对尾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开发出多种尾水处理技术,来有效促进水体净化。但是,鉴于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现状,尾水处理任旧存在许多问题。要不停地改进革新改革,促进技术更新,完善尾水处理技术体系。 1 1 池塘养殖的尾水 1.1 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的现状 近来,水产养殖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养殖水域在布局上、水体承载力上、对旁边的环境的影响上等存在不合理、盲目性、重效益轻环保的弊端。现今的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方法还相对滞后,大多是以化学方法为主。水质调节虽然见效快,但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它经常增加水产养殖的成本,并有一些副作用,且不能减少池塘营养的东西氮、磷含量。 1.2 池塘养殖尾水的危害 超量投喂的人工饲料、施放的有机肥料和生物排泄物等使池塘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死亡有机体、鱼类的排泄物以及残存饵料的分解物,这些有机物分解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不利于鱼类健康生存的物质。过多的有机物质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使池塘易发生缺氧状况水质易恶化,从而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另外,池塘中的大部分可溶解有机物是细菌的营养物,有机物的增加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有机物的分解还需要消耗池塘中的氧气,长期缺氧导致水质恶化,不利于鱼类的生存和健康生长。一些沉积营养的积累,属于资源的浪费,还会对水产环境能够造成不同程度的的污染,影响生物生存。 1.3 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的意义 随着时下人们对优质,安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与产品供应结构不合理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美丽的水生态环境的要求与落后的耕作方式之间的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要求池塘养殖从理念上、装备上、技术上等方面有所改进与提升,因此,解决池塘养殖尾水排放达标问题,是保护好水域生态环境,推进池塘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调结构、转方式,提升池塘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1] 。 2 2 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2.1 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方法 处理水产养殖尾水的方法有物理处理部分和生物处理部分。物理处理部分采用空心纤维缠绕编织的超滤模块,生物处理部分包括植物净化模块、微生物净化模块、水生动物净化模块。微生物净化模块使用微生物制剂净化繁殖尾水。微生物制剂包含光合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硫化细菌等;水生动物净化组件包括滤食性鱼类和贝类,特别是鳙鱼、贻贝、蛏子和牡蛎品种。本方法将物理和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构造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养殖生态。水产养殖系统每天可以更换约 10%的新水,从而保持良好的水质。增氧机可增加水中溶解氧,促进池水对流和氧化,使有毒气体外溢。物理部分具有杀菌效率高,光谱范围广,无二次污染,无噪音,占地少,连续进行大量水消毒的优点。 2.2 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步骤 首先,养殖尾水由于重力原因,流入过滤集水池,经过物理处理部分的超滤模块进行一次物理过滤。其次,养殖尾水进入蓄水池中,蓄水池中设有生物处理部分,包括植物净化模块、微生物净化模块、水生动物净化模块,所述的植物净化模块包括高等植物和藻类净化,所述的微生物净化模块是采用微生物制剂净化养殖尾水。最后,尾水处理完毕之后,经过反渗透器进入回水池,等待注入养殖池中,养殖池中设有水生动物净化模块。养殖池中除了养殖的目标种类,还有水生动物净化模块,包括滤食性鱼类和贝类。 3 3 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技术 3.1 池塘养殖尾水的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部分的超滤模块采用中空纤维缠绕编织,作为废水流量与净水流量之间的物理屏障。养殖尾水经过所述的物理处理部分处理之前的悬浮物含量为 70mg/L,处理后,悬浮物含量显而易见地下降,含量范围为 40mg/L,降幅能效达到 41.所述的反渗透器采用薄膜螺旋缠绕元件,可以除去废水中溶解的盐类[2] 。 3.2 池塘养殖尾水的生物处理技术 3.2.1 植物净化 植物净化模块包括高等植物和藻类净化,具体有水芹菜、水蕹菜、水浮莲、水葫芦、伊乐藻等。伊乐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释放大量的氧气,同时也能吸收大量的有害氨氮、二氧化碳和溶解在水中的剩余食物,以及一些有机分解物。水漂和水葫芦能够迅速吸收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养分,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水体和沉积物中氮和磷的含量。 3.2.2 微生物净化 微生物制剂包括光合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硫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是一种改善水质、抑制水生生物病害的有益微生物 1%-86.6%,氮的去除率为 53%-68.2%,磷的去除率为74.3%-80.9%,净化效果显而易见[3] 。 3.2.3 水生动物净化 水生动物净化模块,包括滤食鱼和贝类,特别是指鲢鳙、河蚌和扇贝、缢蛏、牡蛎等贝类品种。养殖尾水经过生物处理部分的植物净化模块、微生物净化模块、水生动物净化模块,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处理后,水体中的氮含量降低 0.84mg/L,降幅能效为 19.6%,且处理后,水体中的BOD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可以直接用或者排放[4] 。 4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坚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推动构造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池塘养殖生态环境,有效提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水平,符合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流行趋势。 参考文献 [1]姜延颇.水产养殖系统的尾水处理方法[J].江西水产科技,2020(01):45-48. [2]郦森庆,王燕波,姚金荣.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方法探索[J].科学养鱼,2019(12):16-17. [3]宋红桥,顾川川,张宇雷.水产养殖系统的尾水处理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2):85-87. [4]刘晃.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处理技术[J].渔业现代化,2005(0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