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保定3月25日音讯(记者王艺霖)近来,在河北省定兴县河北良丰晓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鲈鱼饲养基地,成群的鲈鱼在智能化节能鱼舱里撒欢游动,周围的蔬菜生机盎然。不远处的地步里,工作人员用通过处理后的养鱼尾水灌溉地步,为4月份的水稻栽培做准备,一幅鱼、稻、菜共生的生态画面跃然眼前。
据公司负责人“90后”的梁卓介绍,鲈鱼主产区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而定兴北距北京89公里,东至天津122公里,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萌生了生态化饲养鲈鱼的主意。
传统饲养鲈鱼,大多是露天鱼塘。在陆地饲养,可谓是一次斗胆测验。要确保全年出鱼,温度是首先要处理的问题,为此,该公司建起智能化节能鱼舱,让鲈鱼住进“温室”,做到精准控温、主动遮阳,即便到冬天温度也能保持在15度以上。
在鱼舱棚,一个个直径5.2米的大“圆桶”规整摆放,鱼池里看不到任何驱动设备,但水却一直朝着一个方向活动,特别引人注意。
“这是咱们自主研制的漩涡式鱼池。”梁卓介绍说,鱼池底部按必定视点规划成锥形,在物理效果下,水流会沿着一个方向活动,这样就会影响鱼游动起来。
在另一个智能温室里,该公司模仿河道结构,建起了跑道式循环饲养池,6万尾鱼苗在环形的水池中游动。“咱们养的鲈鱼都是‘运动健将’!”梁卓说,不同于静水池塘养鱼,在全天候循环活动的水环境中,鱼一直保持“激流勇进”的游动状况,这样一套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生态的人工体系,使得鱼儿天天“健身”,养出来的鱼肉质更紧实,口感也更好。
养鱼,水是重要的条件。在饲养基地,饲养棚有9栋,饲养鱼池108个,可是每天补水量仅有8立方米左右,其间的奥妙便是采用了全循环水饲养技能。梁卓带领团队先后到江浙等地以及荷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观赏调查,终究建成了这个全循环水饲养体系。
使用全循环水饲养体系,含有粪便、颗粒物的尾水及时搜集、别离,通过藻种促进水里的蛋白发酵构成有机质,再通过管道进入稻田,稻田吸收完有机质后,清水通过浸透回到鱼池再次养鱼,做到种稻不上肥,养鱼不换水。
在饲养基地的出产车间,通过去鳞、去鳃、去内脏,真空塑封后的鲈鱼正在装上冷藏车发往北京。“咱们是线上订单式出售,首要以社区团购方式进行,现在已掩盖北京200多个小区。”梁卓说,根据需求,基地不只供给活鱼,还有宰杀好后锁鲜的产品,每条鲈鱼的分量一般在1.2斤左右,正好一家三口一顿吃完。接到订单后,从鱼出水到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不会超越12小时,每天订单在1000单至2000单,7月至9月跟着温度上升,南边鲈鱼运输成本添加,公司会迎来出售旺季,到时候订单还会添加。现在,基地年产鲈鱼能到达100万公斤,首要销往京津区域。
“接下来咱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制力度,延伸工业链条,开发鱼排、鱼柳、鱼酱等产品和即烹类预制菜;添加鳜鱼等饲养品类;展开休闲采摘、科普教育等完成一二三产交融开展;在现有3个渔场的基础上扩展环京津冀高效陆基饲养联盟规划,建立交流和交流渠道,助推科学高效饲养。”对往后开展梁卓决心满满,思路清晰。
近来,在河北省定兴县河北良丰晓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鲈鱼饲养基地,成群的鲈鱼在智能化节能鱼舱里撒欢游动,周围的蔬菜生机盎然。不远处的地步里,工作人员用通过处理后的养鱼尾水灌溉地步,为4月份的水稻栽培做准备,一幅鱼、稻、菜共生的生态画面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