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余杭区仁和街道的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恒泽生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潘明杰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这得益于恒泽生态打造的海水淡水同时运行的工厂循环水养殖系统。作为一家专门干鱼类养殖的科技型农业公司,成立于2011年的恒泽生态从2016年开始探索海鱼陆养,目前已建起一座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鱼工厂”,实现年产海鱼5万多公斤。
走进“鱼工厂”,记者看到16个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深达两米的水池,鱼群在其中游弋。这里共有4条生产线,均可实施海鱼养殖。依照订单需求,目前是3条淡水鱼生产线条海鱼生产线,海鱼生产线养的是大黄鱼和海鲈鱼。“海鱼会在这里育苗,然后被送到海边的养殖基地,两年后再运回仁和工厂,在生产线上养殖两到三个月,提升鱼的品质。”潘明杰说。
透过玻璃窗,记者看到,水池里的大黄鱼个头挺大,目测每条有0.5公斤以上。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水池里的“海水”都是人工配置的,这些用于养殖的“海水”并不排放,会通过一系列处理后再回到水池里。“差不多1个半小时,一条生产线的养殖海水可以全部换一遍”。
据介绍,海鱼陆地养殖对技术方面的要求很高。为此,恒泽生态与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浙江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组建了一支包括10余名科技专家等在内的专业方面技术团队。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院长刘鹰和记者说,目前他们综合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在“鱼工厂”打造了一个模拟海洋环境的水体。不仅模拟了海水成分,还包括光线变化、海流流动和海浪波动等。
有了恒泽生态的海鱼生产线,原本从海里捕捞上岸就要冰冻的海鱼,现在送到杭州市民家里时还是活蹦乱跳的。记者在现场看到,对于部分要求活鱼配送的顾客,恒泽生态会在包装袋内装入“海水”,并充入氧气,然后密封。“海鱼可以在里面存活24小时。”一位工作人员和记者说,顾客上午10时下单,下午3时左右就能拿到活海鱼。
目前,恒泽生态还在不断攻关海鱼陆地养殖技术。今年初,一项名为“陆基小海洋”的养殖技术已试验成功,能够将海鱼养殖从室内拓展到室外鱼塘。记者在采访时看到了厂房外有5个铺了黑色防渗膜的鱼塘,正在搭建棚顶。“我们在鱼塘里模拟海洋生态环境,未来可以在里面养殖鲍鱼、海参、贝类、海虾、海鱼等,养殖品种会更丰富。”潘明杰说。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假如发现有侵害您的利益或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scttwx”现诚征个人独创的文章,欢迎广大行业人士踊跃投稿,积极爆料。一经采用,必有稿酬!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