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许悦、通讯员粤农轩报导:作为水产大省,广东水产品总产量和水产饲养产量终年居全国首位,2023年产量分别为924.02万吨、795.7万吨。全省水产饲养总面积约715.95万亩,其间池塘饲养总面积约512万亩,池塘饲养是广东水产饲养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为快速推进渔业绿色生态高水平质量的开展,10月24日,广东省农业乡村厅在中山举行现场会,当地检测查验学习中山市鱼塘尾水(指鱼塘中的水经循环使用后流入下流的水体)管理经历做法。
中山市有鱼塘面积30万亩,渔业年总产量近40万吨,2023年淡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四,渔业产量超96亿元。小榄脆肉鲩、三角生鱼等渔业品牌享誉全国。
近年来,中山大力推进鱼塘尾水管理,继续改进水环境质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中山将饲养尾水管理纳入市人大“一号方案”、十项民生实事要点推进。到现在,全市累计完结尾水管理面积7.8万亩。
“中山市的做法厚实管用、科学有用。”广东省农业乡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棕会表明,要演示宣扬推行绿色生态饲养形式,不断催生渔业新质生产力;用好用足各项政策,探究树立长时间安稳合格排放的饲养尾水处理机制;强化鱼塘清淤作业,优化饲养环境;坚持产管并重,牢牢守住水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各地要逐渐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分协同,在加速渔业现代化、保证水产品安稳安全供应、推进渔业绿色生态高水平质量的开展、促进渔民大众继续增收致富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支撑保证效果。
接下来,广东将敏捷向全省推行鱼塘尾水处理技能,强化组织领导和部分协同,加强科学技能创新对渔业工业晋级的支撑,推进各类财物金额的投入饲养尾水处理,尽力创始全省渔业高水平质量的开展新局面。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