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2024年中国运营资金指数报告:过半中国企业现金循环周期改善

2024-11-23 |   作者: 安博体育在线登录

<< Return list

  

摩根大通2024年中国运营资金指数报告:过半中国企业现金循环周期改善

  根据摩根大通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运营资金指数报告,中国企业慢慢的开始积极调整资本结构,并向更高效的业务运营模式转型。2023年,53%的中国企业现金循环周期出现好转,比上年改善1.6天,现金水平下降8.9%。其中,77%的中国企业应该支付的账款周转天数增加,64%的存货周转天数减少。报告说明,通过优化运营资金管理,中国公司能够释放的流动性潜力高达3210亿美元。

  这份报告捕捉了2023年度中国公司运营资金趋势,涵盖本地上市企业(中证300指数)和境外上市企业(包括香港HSCEI50指数、标普美国上市中国企业50指数)总计400家企业。报告数据显示,在现金循环周期方面,中国企业(77天)与标普1500的跨国企业(75.8天)差异很小,但在应该支付的账款周转天数、销售变现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对比上年,中国企业应该支付的账款周转天数增加幅度更大,所以现金循环周期改善了1.6天,而标普企业现金循环周期则由于存货的进一步积压而延长了4.2天。部分中国企业试图通过延长向供应商的付款时间来维持运营资金水平和现金循环周期,但摩根大通认为更为积极的应对方法是改善存货周转天数,以及加快业务转型并优化投资策略。

  此外,2023年中国企业的现金水平向标普1500的跨国企业靠拢,差距收窄至20%,为过去五年的最低水平。具体在现金指数方面,中国企业的现金指数在2023年下降8.9%,原因包括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多次下调、股票市场波动,以及中国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少、股息派发增加、债务偿还和股份回购力度加大等市场因素。

  值得留意的是,一级规模中国企业与二级规模中国企业的运营资金效率差距明显,两者始终存在约30至40天的运营效率差距。当运营环境变差时,差距则会促进扩大。此外,大规模的公司与中小企业在贷款和融资渠道方面的差距扩大,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冲击着整个企业生态系统。

  “我们留意到在不增加企业财务杠杆的前提下如何运用金融工具改善运营资金方面,中国企业比标普1500的跨国企业显得较为保守。”摩根大通环球企业支付部亚太区贸易及运用资金部总经理、亚太区贸易及营运资金部销售总经理张鼎表示,“比如标普1500企业更倾向于使用供应链金融工具减轻供应商付款期延长的负面影响,同时更积极地利用应收账款金融工具加速现金回流并管理风险。此外,跨国企业倾向于更主动地考虑和利用存货管理相关的金融工具,在不影响自身财务情况的情况下保障自身的核心原料存货。这些都可以为寻求提升运营资金管理的中国公司可以提供借鉴,帮他们思考怎么样更积极地使用金融工具去主动管理自身,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营资金情况。”

  同时,随着我们国家今年出台更多提振消费者信心的支持措施,摩根大通预计后续国内需求将增强,有助于进一步减轻中国企业的收益和运营金钱上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