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作家出版社合作主办,展期持续至11月3日。作为琼瑶女士个人文学回顾展在全世界华人地区的首展,本次展览展出琼瑶六十余件珍贵文物、包括手稿原件、电影及电视剧本,以及多种语言的译本,其中绝大部分是首次展出。展览得到了琼瑶本人的全力支持,86岁的琼瑶专门写作了展览序言,其团队更是为展览特别制作了视频,通过影像的方式带领观众回顾琼瑶的创作生涯。
为了满足不能到现场的观众朋友们的需要,我们特以图文的形式将琼瑶女士及其团队精心准备的礼物献给大家。
视频的第一部分包括琼瑶女士为展览拍摄的影像寄语及其近年来的重要活动。伴随音乐《我有一片天》的旋律,我们得以窥见这位在海内外华人中具备极大影响力的华语作家何以达到今日的成就。
“我为爱而生,我为爱而写。”片首的这两句话可以说是对琼瑶创作生涯最恰切的诠释。影像中的琼瑶站在一盆粉色的蝴蝶兰边,精神饱满,神采奕然,不见沧桑岁月带给人的疲惫与倦怠。她说:“书一直是我的灵魂伴侣,我的精神食粮。文学永远是心灵里的灯塔,是我们文化的灯塔......每一个族群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就像我们中华民族,这个文化是非常的源远流长,咱们不可以忘掉它,要追随它,让它推动这个社会更加进步,更加繁荣。”这是一个自小浸润于古今中西经典著作的读书人、写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叹,正是琼瑶小时候对书的痴迷,从各种文化背景的书籍中汲取创作技巧,才融汇成今天我们所读到的琼瑶作品——既有西方现代小说的情节节奏,又有东方古典文学的诗意情韵。那些朗朗上口、深入人心的琼瑶诗词正来源于她在读书中积累出来的文学修养。
琼瑶还与青年写作者们分享自己的投稿往事,提出了自己最诚恳的建议:“一定一定要坚持到底。”
2023年8月19日,台北小巨蛋举办了琼瑶创作60周年演唱会,在《当那一首歌响起》的舞台上,琼瑶对着书迷、影迷、剧迷们真切地说道:“这么辛苦的60年,一切都是为了你们!”
2022年3月,琼瑶搬离了她长住超过四十年的“可园”,但园中的一草一木,她始终记挂在心。尤其是园中的火焰木与凤凰木,栽种数十载,时时长伴左右,为她带来无数写作灵感。经过长达一年的准备,这两株宛如“可园”男女主角的参天巨木,终于在台北近郊的淡水河畔觅得新居。通过画面,我们大家可以看到2022年10月12日的赠树仪式上,琼瑶深情凝望着这两棵树,轻轻抚摸树干,犹如触碰那相伴走过的沧桑岁月,回忆着一同体悟的喜乐悲欢。同日,《多少秘密在其中:琼瑶的拼图世界,可园的片片情深》微型文物展在新北市淡水召开开幕记者会,琼瑶亲自参加了开幕式,与众人一同回看自己当年完成的拼图作品,并在当年独自完成的8000片拼图上签名。
人情人心世沧桑,旧物旧景思依旧。世事如走马观花过去以后,我们正真看到这篇《剪不断的乡愁》占据画面,虽然这是1988年10月15日的文字,但这种“隔着海,隔着岁月”的“一夜乡心”,历经沧海桑田当是依然如故。
伴随《回眸往事》一字字在画面中出现又隐入黑暗,画面中开始一张张闪烁那些琼瑶影视作品创造出的众多明星,这些陪伴着一代代人岁月的面孔,记录了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社会剪影。我们看见林青霞、秦祥林、秦汉、谷音、刘雪华、刘立立、赵永馨、潘杰明、邱心志、李佳航、李晟、张睿等两岸著名演员、导演,他们围绕在琼瑶身边,带着那些角色的影子,也带着观众的记忆与念想。
第二部分是《我有一片天》的MV(音乐短片),琼瑶作词,张简君伟作曲,李海薇主唱。画面内容主要为琼瑶女士的生活影像以及景物空镜,对应着歌词,在悠扬缠绵的演唱中,我们好像走入琼瑶女士的生活之中,与她一同感受世间的美与翩然。
下附展览内观看的效果图及部分演唱片段,欢迎各位亲自到中国现代文学馆感受这一视听盛宴。
第三部分是影视剧照与手稿图片的集中展示,与琼瑶文学回顾展中的展品相互呼应。一帧帧,一幕幕,往事如烟,但在云霭之间,却构造着一代代人的青春记忆。
琼瑶本名陈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为家中长女,祖籍湖南衡阳县三湖镇。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返回湖南和祖父团聚。1944年,战火袭卷全国,举家离开湖南,颠沛流离,步行入川,抵达重庆。1947年,胜利后迁居上海,正式接受学校教育;创作《可怜的小青》短篇故事,以本名在上海《大公报》第九版现代儿童副刊发表。1949年,随父母迁至中国台湾,定居台北。少女时期即开启写作生涯,并以吕圭、心如等笔名陆续发表作品。
1963年,完成首部长篇小说《窗外》,《皇冠杂志》于7月以专栏 “每月一书” 全文刊出。7月1日至7日,在台湾《联合报》副刊连载中篇小说《追寻》,引起广泛注意;8月18日《追寻》改编为广播剧,以女主人公芳名定名为《婉君》。9月,《窗外》以单行本方式出版。同年稍晚,合《追寻》等多部中篇小说出版小说合集《六个梦》。
1964年,完成并出版《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菟丝花》三部长篇小说,以及中短篇小说集《幸运草》。1965年8月24日,电影《婉君表妹》于台北推出公映,随后《菟丝花》《烟雨濛濛》《哑女情深》等陆续上映,以及《几度夕阳红》(上下集)等开镜,正式揭开 “琼瑶电影时代” 序幕。
1967年3月,成立火鸟影业公司,6月开拍电影《月满西楼》。1968年《月满西楼》首映;第二部作品《幸运草》亦于1968年完成,1970年首映。1973年,电影《彩云飞》先后于香港、台湾、东南亚各地上映,掀起第二波 “琼瑶电影” 热潮,其后更陆续推出《心有千千结》《海鸥飞处》《一帘幽梦》《秋歌》等卖座电影,相继写下票房纪录。1976年,再次筹组电影公司,以 “巨星” 为名,创业作《我是一片云》由林青霞、秦祥林、秦汉主演,1977年春节上映,将 “琼瑶电影” 推向第三个巅峰。1983年,巨星影业第13部作品《昨夜之灯》上映前,正式公开宣布退出电影圈。
1985年,成立怡人传播公司,转进电视界,连续剧《几度夕阳红》于1986年1月首播,刘雪华、秦汉主演。随后,《烟雨濛濛》《庭院深深》《在水一方》《海鸥飞处彩云飞》等连续剧推出,均缔造收视佳绩。
1989年,返回湖南衡阳祭祖,期间与湖南电视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动合作拍摄电视剧《六个梦》系列,并于次年完成《婉君》《哑妻》《三朵花》,将大江南北知名文化景点、山河风光尽收镜下,播出后感动无数海内外观众。10月,汇集旧稿,整理成自传《我的故事》出版。
1997年至1999年,创作、拍摄《还珠格格》系列。2001年,再度改编《烟雨濛濛》为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该片由中国海峡两岸合拍,4月3日该剧在中国台湾首播,9月3日在中国大陆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强档首播,风靡全世界华人社区,成功吸引新一代观众及读者。2013年,改编旧作《雁儿在林梢》《心有千千结》等,推出取景于上海与法国的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之后逐渐淡出影剧摄制工作。
2017年8月,出版纪实文学《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2018年2月,重新整理作品全集,由春光出版社刊行。2019年10月,宣布完成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于2020年春正式出版。2023年,以《窗外》《六个梦》等作品正式步入文坛六十周年,各界举办多项活动志庆;并与读者共同整理笔下经典章句,汇成文集《琼章瑶句》。2024年,重新校刊的琼瑶全集将于秋冬之际推出。
创作历程浓缩在手稿与影像的展示中,刹那即永恒,我们穿越时间与空间,在数字世界与实物展览中,抓住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里不变的一点真心——对爱与快乐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