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文化渊源的时代,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23年3月25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文物保护法的实施和文物保护的未来发展。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国家文物局展示了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坚定决心。
文物保护法的新修订,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新起点。这一法律的落地必然的联系到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也将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金瑞国,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讲述了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他指出,此次修法明确了责任划分,强化了执法力度,促进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的关注。
推动文物保护法的宣传与实施,将是在未来几个月的重点工作。联合全国人大,国家文物局将召开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座谈会,并发布一系列宣传材料。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公众更加清楚文物保护法的核心要义,也能提高大家对于文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在保障文物安全方面,国家文物局已启动多项具体措施,确保对全国主要文物保护单位的监测全覆盖。2024年,计划通过技术方法全方面提高对文物安全的监管能力。特别是对于文物逃亡、盗窃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会同公安部门积极展开专项行动,这些行动旨在进一步严厉打击文物犯罪,为文物的安宁保驾护航。
考古研究同样是此次发布会的一个重点。2023年,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增强考古研究水平,并推动成果的转化。在这一年中,259项主动性考古项目正在进行,数字令人振奋。同时,计划通过多学科合作,加大科技考古的力度,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更有甚者,通过国内外的考古交流活动,加强对中华文明故事的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文物局已经开展相关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围绕纪念活动和抗战遗址的保护,国家文物局将推动多项主题展览,并邀请公众参与相关活动,铭刻历史。
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让我们正真看到了国家文物局对文物保护的格外的重视和实际行动。无论是从法律的完善,安全的监测,还是考古研究的推进,这些都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文化遗产奠定基础。保障文物安全、提升研究水平、欢迎公众参与,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将是一个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新时代的蓝图下,让我们大家一起关注和支持文物保护事业的慢慢的提升,共建文化强国的美好愿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